10
月
15
日
晚上九点多,当西安航空学院
60
周年校庆文艺晚会在全体演职人员激情澎湃的大合唱《歌唱祖国》中落下帷幕时,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不单单是用喜悦二字能够形容的。
校庆晚会的成功,是演员们日日夜夜排练的成果,是工作人员无数次调试设备,编辑视频,努力配合的成果。在广大师生观众欣赏精彩绝伦的晚会时,殊不知,这些表演动作、设备操作流程已经在演职人员的手中、心中演练过无数次了。
紧张的排练
“从小爷爷对我说,吃水不忘挖井人……”,悠扬的歌声从教职工活动室传出来,透过门缝,那些挤满了整间屋子的身影,正是我校离退休老年艺术团的成员们,正在为校庆大合唱节目进行排练。斑驳的白发挡不住红光满面的脸颊,他们一点也不像是一群年近七旬、甚至八旬的老人,他们各个精神抖擞、聚精会神,60多人济济一堂,在总指挥李玉林老师的指导下,从每个字,每句词,不断地纠正发音,刻苦训练,一首《在灿烂的阳光下》,唱出了他们的心声,更表达出了他们对母校祝福。
在接到要为校庆写一篇朗诵诗这个任务时,王培华老师已是信心满满,作为学校退休老职工,加之又常年从事文字编辑工作,他很快便创作了这首《西航六十年颂》,王老师经过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提炼,道出了西航60载风雨历程与筑梦追求的过程,内容慷慨激昂,感慨万千。优秀的诗歌更需要有优秀的朗诵者,在经过多次的商讨和挑选,工会联合离退处推荐退休老师王宏、李玉林、苏志伟及青年教师张政、尹婷婷联袂朗诵,在经过了不断的磨合和训练,一首气势恢宏的诗歌,在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表演中荡气回肠。
排练期间,教职工活动室最为热闹,时而传出悠扬的合唱声,时而传出柔美的伴奏曲,更有婉转曲折的葫芦丝,也有大家因为意见不统一而进行的辩论,因为一个想法一拍即合而发出的哈哈笑声……通向教职工活动室的走廊里总能看到排练人员的身影,更有一些人员由于参加了多个节目的表演,因而总是忙碌的穿梭在不同排练队伍之间。
教职工舞蹈团从暑假前夕就着手准备,整个暑期都没有停止训练,伴随着烈日的骄阳和训练时的大汗淋漓,大家丝毫没有怨言,为了在校庆舞台上能有最杰出的表现,每个人都刻苦训练,尽最大的努力,将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做得细致到位。
近三十人同台进行葫芦丝吹奏演出在我们学校应该是史无前例的,去年年底新成立的教职工葫芦丝协会,几乎每一位成员都是零基础,在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的训练,便能拿出可以上台演出的节目,其中大家所经历的困难和刻苦可想而知。为了能有更好的演出效果,协会理事周建萍等几位老师花尽心思,配合舞台灯光、背景,为对演员们配置服装,不惜牺牲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,一趟趟的穿梭在戏剧服装租赁市场,只为做到更好!
忙碌的身影
在此次晚会的筹备过程中,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组织担负着重要的工作任务。“那几天电脑一直没有离开过书包。”王波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这样感慨道。王波是一名学生干部,但在校庆晚会的筹备过程中,他却是一名负责视频编辑的工作人员。在排练的最后阶段,王波每天的工作几乎就是一遍一遍的反复剪切视频,修改着视频中的不足,在彩排阶段,他每天晚上都要去舞台现场观看背景的效果,不断地调制视频,使其与舞台光线以及节目内容能够更好地融合。而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场二胡独奏表演的视频,由于王波对曲子的内涵理解不深,找到的视频,导演十分不满意,在导演的指导下立刻修改。“我晚上一回到宿舍就戴着耳机,一遍一遍的听着曲子,在网上找各种视频,再一段一段剪下来,根据曲子重新排版,等渲染完毕已经早上六点多了。”而像王波这样的视频编辑人员共有五六个,他们在此期间负责了整场晚会的视频编辑,有时候忙到打了饭,都吃不到嘴里就赶着去工作了。
彩排
在经历了为期几个月的排练后,10月14日,终于到了彩排时间,为了体现舞台灯光效果,彩排必须在晚上进行,沣惠校区的演员们下午4点赶往阎良校区,彩排从晚上7点正式开始。夜幕开始降临,仲秋的夜晚透着寒凉,站在操场上等待上台的演员们虽然感受到凉气袭人,然而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喜悦。
舞台周围布置场景,调制灯光以及播放视频的工作人员更是乐此不彼的忙碌着。
终于,在总导演的指挥和安排下,节目一个个的都顺利完成了彩排,观众席上三三两两坐着的一些人向演员鼓掌欢呼,在彩排结束的时候,大家才发现,原来党委副书记周建华、谭少敏也坐在观众席中,他们亲切的向演职人员握手慰问,对大家的辛勤排练表示赞扬,同时也从观众的角度对节目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。
返回沣惠校区的时候,已经凌晨十二点了,气温骤然下降,扑面而来的风已经从寒凉变成了冰冷,赶着回家的演员们脚步轻快,他们时而轻声探讨着,时而传出爽朗的笑声,那是对当天彩排成功的喜悦,也是对明天演出成功的期待,那定是一个不眠夜……(校庆文艺组供稿)